您的位置:首頁 >生活 >

行政訴訟超過時效怎么去判決 環(huán)球短訊

2023-06-26 13:28:15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隨著社會越來越發(fā)達,大家都選擇在網(wǎng)絡上汲取相關知識內(nèi)容,比如行政訴訟超過時效怎么去判決,為了更好的解答大家的問題,小編也是翻閱整理了相應內(nèi)容,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行政訴訟超過時效怎么去判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不同于民事訴訟的時效制度,行政訴訟的起訴期限不存在中止、中斷的情況,僅在法定情形下予以扣除或延長。

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需主動審查其起訴是否超過法定起訴期限,無須當事人的主張。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起行政訴訟應當在法定期限之內(nèi),超過法定起訴期限當事人則喪失訴權(quán),法院將駁回起訴。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nèi)提出。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chǎn)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怎么銜接

1、對行政復議結(jié)果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對行政訴訟判決結(jié)果不服的不能申請行政復議。

行政訴訟和行政復議,其上位概念都是行政爭議,它們的共同目標都是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并解決行政爭議。

兩者的根本區(qū)別在于紛爭解決的機關不同以及依據(jù)的程序不同。

2、在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關系方面,我國采取的是一種“原告選擇為原則,復議前置為例外”的模式。

也就是說,除非法律法規(guī)作出特別規(guī)定,行政復議并非提起行政訴訟之前的必經(jīng)程序。

而在原告選擇方面,既可以選擇先申請復議,再提起訴訟,也可以選擇不申請復議,直接提起訴訟。

如果同時選擇了復議和訴訟,則應復議在先、訴訟在后,而不能在訴訟之后再申請復議,更不能復議和訴訟兩種程序同時進行。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jīng)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和復議機關是共同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nèi)未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原行政行為的,作出原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起訴復議機關不作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三、行政訴訟第三人怎么參加訴訟

行政訴訟第三人可以由主動申請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參加訴訟。行政訴訟第三人均為有獨立請求權(quán)的第三人,可以上訴、申請調(diào)取證據(jù)和執(zhí)行生效裁判等。

(1)主動申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2)人民法院通知。人民法院認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應當通知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九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同被訴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但沒有提起訴訟,或者同案件處理結(jié)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

人民法院判決第三人承擔義務或者減損第三人權(quán)益的,第三人有權(quán)依法提起上訴。

通過上述文章中的內(nèi)容,詳細大家已經(jīng)對行政訴訟超過時效怎么去判決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建議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相關的法律知識,才可以在遇到法律問題的時候可以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益。針對上述文章中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不清楚需要了解的地方,可以直接點擊下方“立即咨詢”按鈕和律師進行在線溝通。

標簽: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