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的羊駝毛制品原本屬于小眾商品,但通過進博會得以在中國市場找到忠實粉絲。就在今年9月,位于上海淮海路上的一家商場迎來了“新客”秘魯的Warmpaca。該品牌銷售的即是采用羊駝毛為原料手工制作的各類玩偶和擺件。
該品牌負責人表示,當年參加首屆進博會,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沒想到經過幾年發(fā)展,公司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都開設了線下店鋪,銷售額連年攀升。到了第四屆進博會,企業(yè)不僅打算把展臺面積擴大一倍,還帶來了許多為中國消費者量身設計的產品。
Warmpaca品牌創(chuàng)始人馬玉霞稱,“今年我們帶來了更多的羊駝毛配飾產品,另外我們還帶來了秘魯當地工人精心手工拼接的皮毯。我們的產品也更成熟了,質量也更好了,客戶基礎更為擴大。借助進博會的東風,我們的事業(yè)會越來越好。”
涌入中國市場的秘魯商品遠不止羊駝毛制品,在這當中,進博會平臺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
秘魯特色商品紛紛入華
長期以來,礦產品是秘魯對華出口的主力產品,現(xiàn)在,這個拉美地區(qū)的重要國家正在逐步探索出口多樣化的路徑。參展進博會就是一個有力的平臺。
秘魯駐華大使路易斯·克薩達2018年赴此任時,適逢首屆進博會舉行。此后,利用進博會平臺更好地提升雙邊合作成為他每年的必修課。第四屆進博會開幕前,克薩達再赴上海為“秘魯羊駝毛及相關產品品牌(上海)發(fā)布暨常年展示中心”揭牌。在他看來,這是中秘之間良好雙邊關系的又一力證。
除了羊駝毛制品,克薩達還希望向中國推介秘魯的時尚產業(yè)。他說,“秘魯服裝和紡織業(yè)參與從農業(yè)生產到制造業(yè)的價值鏈的多階段。秘魯時尚產業(yè)正致力于走上國際舞臺。”
在前兩屆進博會期間,秘魯曾作為主賓國參與,在國家館中展現(xiàn)秘魯的國家風貌,以獨特的魅力吸引了眾多中國消費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秘魯是以線上方式參與的第三屆進博會。今年,秘魯將同樣以線上方式參與,而克薩達本人將繼續(xù)親赴現(xiàn)場表達對進博會的支持。
“進博會是加強秘魯與中國貿易的機會窗口。今年的線上展廳將比去年更多更好。我們愿意在這樣的場合展示自我,并繼續(xù)優(yōu)化經貿關系,這有利于增進兩國人民福祉。”克薩達說,“在今年的進博會上,秘魯將繼續(xù)展示吸引中國消費者的特色產品。”
近年來,秘魯不斷豐富農產品生產和出口種類,打造營養(yǎng)價值高、利潤空間大的“超級食物”品牌,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日益提升。中國連續(xù)多年成為秘魯第一大貿易伙伴、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最大進口來源國,承接了秘魯大量傳統(tǒng)產品,如銅、鐵、魚粉和咖啡等,對魷魚、牛油果、藍莓和藜麥等非傳統(tǒng)產品的進口也在大幅增長。秘魯的農產品在第三屆進博會的食品及農產品展區(qū)亦有亮相。
“像藍莓、葡萄、芒果等水果,秘魯期待能為中國提供充足的反季節(jié)供應。”秘中投資發(fā)展協(xié)會董事長羅蘭德表示,中國經濟持續(xù)復蘇改善了拉美國家出口前景,助力秘魯應對疫情導致的經濟下滑。
中國元素植根秘魯
2021年別具意義,既是秘魯獨立200周年,又是中秘建交50周年。就地理位置而言,南美諸國均是世界上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但每每提及中國,克薩達都會說起,擁有中國血統(tǒng)的人占秘魯總人口的8%,遍布商業(yè)、科學、文化等秘魯社會各行各業(yè),“中國元素是秘魯文化的組成部分”。
中國連續(xù)多年成為秘魯第一大貿易伙伴和最主要的投資來源國之一。2011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秘魯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對象國;2014年,中國又超過美國成為秘魯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格局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克薩達希望,新形勢下秘中兩國關系能夠邁向新的階段。“秘魯是南美洲第二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秘魯和中國是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只有四個拉美國家達到了這一水平。此外,秘魯2019年就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成員國。兩國還都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活躍成員。”
克薩達認為,中秘深化經貿合作前景廣闊,他同樣希望更多的中國投資者前往秘魯進行投資。
中國新冠疫苗為秘魯加快全國疫苗接種進程發(fā)揮了關鍵作用。去年9月初,國藥集團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團隊抵達秘魯,與秘魯卡耶塔諾埃雷迪亞大學和圣馬科斯國立大學合作進行臨床試驗。今年2月,首批由中國國藥集團生產的新冠疫苗運抵秘魯。在秘魯,有35%左右的民眾都接種了中國的新冠疫苗。
據世界銀行報告,秘魯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6%,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區(qū)經濟表現(xiàn)最好的國家之一。中國海關總署的統(tǒng)計也表明,2020年前11個月,中秘進出口總額為207億美元,中國自秘進口128億美元。今年1至9月,中秘進出口貿易額已達270.7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