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安靜,享受安靜”“靜音模式”“自覺遵守文明乘車”……今天上午八點多,由上海開往北京的G2次列車的一節(jié)車廂外,幾名乘務人員舉起的數個宣傳牌適時的提醒著即將上車的乘客,自己乘坐的車廂將保持全程靜音。
今天起,京滬高鐵正式試點推出“靜音車廂”,上海局擔當的京滬高鐵首批6趟列車(G2、G3、G5、G12、G13、G22次)在3號車廂試點開展“靜音車廂”服務。
海岸君在車內看到,
此次試點的高鐵列車在“靜音車廂”
的兩端以及車廂端門玻璃內外兩側
均張貼了“靜音車廂”標識。
除此以外,“靜音車廂”座位網兜后也被擺放了“服務提示卡”以告知旅客相關注意事項。該告知書明確提出乘客在接打電話或者相互交談時需要離開靜音車廂以及使用各類電子設備時雨佩戴耳機或關閉外放功能等相關事項。
乘務人員還告訴海岸君,“靜音車廂”內的車載視頻系統(tǒng)默認靜音,車內自動廣播音量也設置在最高音量的40%內。此外,餐品小車在進入“靜音車廂”后將停止產品介紹,旅客提出詢問和購買意愿時,服務人員將小聲回復并進行相關服務。
“靜音車廂”噪音維持在60的分貝左右
不少乘客在靜音車廂內閉目養(yǎng)神
“這趟列車的時間較長,如果真能實現完全靜音對乘客來說無疑是個福利。”此行目的地為北京的左女士在乘車前告訴海岸君,自己在購票時意外地看到了靜音車廂的選項就果斷勾選了,不過對于能否完全實現靜音自己仍持觀望態(tài)度,“車廂內難免會有小孩子,估計吵鬧仍然難以避免”。
9時整,隨著車輛準點出發(fā),車廂內也迅速進入“靜默”狀態(tài),不少乘客也都戴上了耳機。海岸君在上海至南京段看到,大部分時間內,車廂內除了通道偶有過往行人的腳步聲以及車輛運行的噪音以外,幾無聲音外放的情況,即便偶有乘客接聽電話的情況,乘務人員也及時進行提醒。
整個靜音車廂里最大的噪聲,倒是來自媒體記者對靜音體驗的采訪了。
據介紹,乘客目前可通過12306網站、12306手機App、車站自助售票機購票時可根據相應界面設置自行選擇“靜音車廂”,并得到短信、操作界面的相關提示。
上海地鐵“靜音令”實施效果如何?
上海地鐵新版《上海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12月1日開始實施。新規(guī)明確的乘客禁止使用電子設備時外放聲音,引發(fā)社會關注。
實施逾3周,
“靜音令”的效果如何?
海岸君今天走進1號線,
聽聽乘客的實際感受。
常年乘坐地鐵通勤的潘如意告訴海岸君,在車廂里碰到過手機免提打電話、刷小視頻外放、追劇外放,甚至還有電子書籍外放的。“面對這種情況會很困擾,不過一般不會出言制止,新規(guī)出臺后情況有所好轉。”潘女士說道。
“以后遇到這種情況就有制止的根據了。”乘客王先生表示,新規(guī)讓他對不文明行為說“不”有了底氣,其實也有很多小孩子在地鐵車廂里外放手機、玩耍吵鬧,希望這些新規(guī)對他們也有用,父母能以此來教育孩子。
途經上?;疖囌菊緯r,一位老年乘客的手機鈴聲響起,隨后他接起電話,由于聽不清或是信號問題,在對著手機詢問兩聲后,老人的手機打開了通話免提。不過僅約半分鐘,老人就掛斷了電話。雖然電話鈴聲和通話音量都不小,不過四周乘客并未露出不耐煩之色。坐在一旁的乘客表示,老年人打電話聽不清,開外放是可以理解的。
新規(guī)實施以來,
大部分網友叫好支持
也有網友發(fā)現,
即使官方出手制止,
部分乘客依然不顧他人感受
外放電子設備
對此,有網友指出,柔性提醒與硬性監(jiān)管其實都是輔助作用,新規(guī)要想真正奏效,還是需要市民提升個人素質,把他人裝進心里,聲音“關進”耳機里。
上海軌道交通行政執(zhí)法大隊辦公室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周內,共勸阻手機外放53人。新規(guī)實施后,針對禁止電子設備外放,地鐵方以宣傳、勸阻為主。每條地鐵線路配備6名執(zhí)法人員,不定時、不定期在車廂里巡視,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巡視時間做到運營時間全覆蓋。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