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股市 >

東陽光一年市值蒸發(fā)近150億元 子公司東陽光藥股價跌超60%

2021-04-13 10:25:09 來源:長江商報

或受業(yè)績下滑影響,近一年東陽光(600673.SH)、東陽光藥(1558.HK)股價大幅下挫。

截止目前東陽光股價從高點下降超過50%,一年左右市值蒸發(fā)近150億元,而其港股上市的控股子公司東陽光藥更是跌幅超過60%。

東陽光有四大板塊,而東陽光藥所負責的醫(yī)藥制造行業(yè)貢獻了大部分盈利,其中核心產品抗流感可威顆粒和膠囊占據東陽光藥近九成營收。去年可威顆粒和膠囊銷售額下降了65%,凈利潤同比下降56.2%。

由于產品過于單一,東陽光控股股東東陽光實業(yè)子公司廣東東陽光藥一直通過研發(fā)然后轉售給東陽光藥,近三年合計出售仿制藥及研發(fā)產品近41.88億元。

近日,4月6日,東陽光公告稱,控股股東一直以債務融資方式對醫(yī)藥研發(fā)平臺廣東東陽光藥投資,長期為東陽光藥賦能,為解決研發(fā)資金問題,廣東東陽光藥擬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而東陽光藥將獲贈廣東東陽光藥10%股權。

東陽光藥為開拓新藥,耗資巨大,短期借款陡增26.88億元,而新藥還未能貢獻較大業(yè)績,上述舉措能否幫助東陽光藥重整業(yè)績尚未可知。

核心產品銷售收入陡降65%

東陽光藥主要從事藥物開發(fā)、生產以及中國境內的藥物銷售等業(yè)務,涵蓋抗病毒、內分泌、心血管等疾病治療領域。核心及主要營收來源產品可威(磷酸奧司他韋)為抗流感的處方藥。

奧司他韋原研藥是羅氏制藥的“達菲”(磷酸奧司他韋),東陽光藥獲得該藥在中國的專利授權許可,此后一度占據磷酸奧司他韋銷量的九成以上,可威于2018年進入新版基藥目錄。

前幾年由于流感疫情爆發(fā),可威(磷酸奧司他韋顆粒及膠囊)銷售額暴增,2017~2019年,可威顆粒和膠囊銷售收入從14億元增長到59億元,占比上升至95.41%。

不過去年各級醫(yī)療機構門診量減少,處方量大幅下降,藥品銷量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可威顆粒和膠囊銷售額合計約20.68億元,其中上半年銷售19.67億元,而下半年僅為約0.95億元。去年較2019年大幅下降了65.1%,不過依舊占到了總營收的88.10%。

可威銷售下滑,同時其他三種產品爾同舒、歐美寧、琳羅星銷售未能提升。東陽光藥2020年實現營業(yè)收入23.48億元,同比下降62.27%;歸母凈利潤8.39億元,同比下降56.2%。若不考慮可轉債影響,調整后歸母凈利潤為5.90億元,同比下降71.8%。

東陽光藥2015年香港上市,2017年東陽光耗資32.21億元收購東陽光藥50.04%股權,2018-2020年東陽光藥實際扣非凈利分別為9.33億元、18.26億元、2.92億元,累計達到30.50億元,超過了承諾凈利潤的59%。不過由于凈利潤明顯下滑,東陽光藥盈利的可持續(xù)性受到質疑。

事實上東陽光藥早就開始通過收購來擴充產品。2018年7月,東陽光藥就以5.05 億元從廣東東陽光藥業(yè)收購克拉霉素緩釋片、左氧氟沙星片等6個仿制藥品種;2019年2月再次以16.26億元受讓其研發(fā)的27項產品在中國境內的全部權益,2019年12月又以20.57億元收購其研發(fā)的焦谷氨酸榮格列凈、利拉魯肽兩項藥品在中國境內的全部權益。

東陽光藥合計收購的33個仿制藥產品已全部向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提交了上市許可申請,后續(xù)東陽光藥將積極推動上述獲批上市產品的銷售推廣工作,增加盈利點,改善醫(yī)藥板塊的收入結構,降低目前單品依賴風險。

不過截止去年底,東陽光藥短期借款28.21億元,陡增26.88億元,賬上現金20.45億元。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為0.78、0.69,也是大幅下降。若這些并購藥品未能馬上貢獻業(yè)績,東陽光藥債務方面也將存在較大壓力。

扣非凈利首虧超1億元

目前東陽光持有東陽光藥53.89%(去年增持2181.52萬股),東陽光藥盈利的下滑對東陽光影響也很明顯。

去年東陽光藥凈利潤8.37億元,而東陽光僅為4.16億元,其中公允價值變動收益5.07億元,東陽光實際扣非凈利虧損1.02億元。

東陽光醫(yī)藥制造板塊中內分泌及代謝藥物、抗感染藥物、心腦血管藥物營收分別為9.45億元、6.46億元、6.68億元,增長-8.62%、13.93%、-21.29%,毛利率分別為87.34%、50.57%、40.17%,業(yè)績均不太好。

東陽光主營業(yè)務包括電子新材料、合金材料、化工產品、醫(yī)藥制造四大板塊,其中去年醫(yī)藥制造行業(yè)對主營業(yè)務收入貢獻率23.18%,但對毛利貢獻超過一半以上。

并且去年合金材料、電子新材料、醫(yī)藥制造、化工產品營收分別為34.77億元、27.42億元、23.47億元、13.05億元,分別增長3.38%、-9.31%、-62.27%、-24.81%,毛利分別為2.8億元、7.43億元、20.03億元、1.33億元,增長27.12%、-4.08%、-62.25%、-56.78%。去年僅有合金材料板塊增長,但完全無法替代醫(yī)藥板塊的下滑缺口。

從凈利潤來看更是如此,披露的另外兩家重要子公司乳源東陽光優(yōu)艾希杰精箔有限公司、桐梓縣獅溪煤業(yè)有限公司去年凈利潤分別為5221.23萬元、-1.18億元。

所以東陽光對醫(yī)藥板塊也更加看重。2020年東陽光醫(yī)藥制造板塊累計研發(fā)投入10.14億元,占公司醫(yī)藥板塊(東陽光藥)營業(yè)收入的43.18%,占公司醫(yī)藥板塊(東陽光藥)凈資產的19.87%。

目前在內分泌及代謝疾病領域,去年東陽光甘精胰島素注射液、門冬胰島素30 注射液及門冬胰島素注射液已向藥監(jiān)局提交上市申請并取得受理境內生產注冊的通知書。后續(xù)公司稱將提升研發(fā)投入,加快推動研發(fā)進程。